点击此把【无国界华人网】加入收藏夹>>>【无国界华人网】 >>>大学生及研究生的天空 |
学习即生活
-学生有效学习面面观-
www.globalsino.com 孙福万( 2005年09月19日)
学生有效学习面面观: 有效学习面面观(10):学习即生活 多年以前,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,曾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,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,提出过“教育即生活”的口号。这个口号首先强调“教育是生活的需要”,其次强调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,而贯穿其中的精髓,恐怕还是教育与人的一生共始终,人的生活不能须臾离开教育。 时至今日,杜威的教导并没有过时。如果大家注意一下目前的学校教育,大量脱离社会生活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依然存在,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更加贴近生活、有益于生活,依然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难题。但是,星换斗移,时势变迁,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,无论是主观认识还是客观条件,当代教育在人类生活中的受重视程度和实际发展,早已远远超过了杜威的时代。 约翰·杜威(John Dewey,1859-1952) 当今时代的标志之一乃是“学习化社会”,其中“终身学习”(life-long learning)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,函授教育、广播电视教育、网络教育、职业教育等等新的教育形式大量涌现,已使教育和人们的生活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。因此,无论进行教育还是接受教育,都再不是少数人的专利,而成了社会上所有的人的共同权利。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,“教育”不再领有以往的高高在上的神圣涵义,“学习”一词开始大兴其道。 和“教育”一词相比,“学习”一词更多地蕴涵着某种主观性、能动性和选择性。“学习”一词被引用的频率越来越高,恰恰意味着教育的特权正在分崩离析,人们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。这当然是历史的进步。 然而,并不是一切都那么令人满意。随着学习的口号被喊得震天响,教育的神圣性也在逐渐降低。我的意思是说,在我们这个时代,伴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、物质财富的大量增长,市场化、商品化和功利化的倾向正在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,同样已经侵蚀到了学习的处子之体。终身学习、网络学习、自主学习、移动学习……固然声誉日隆,但将学习作为追求物质享受的手段和敲门砖的倾向同样蔓延开来。 在这种情况下,重温杜威“教育即生活”的口号,提出“学习即生活”的命题,就不是什么无聊的事情,而是大有必要的事情了。 “学习即生活”,首先就意味着学习本身已经蕴涵了生活中的真理,需要我们通过学习慢慢地去体味。前文已经指出,完全学习是包括知识、技能和态度等三项内容在内的学习。如果说知识的学习可以使一个人理性地生活,技能的学习可以使一个人现实地生活,那么态度的学习则可以使一个人健康地、快乐地、和谐地生活。完全学习已将生活中的真理囊括无遗,完全学习就是生活本身,这不是假话。 “学习即生活”,同样意味着我们要将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,切实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。换句话说,不能将“学习”和“生活”割裂开来,一旦真正学到什么东西,就应该“随即”、“立即”、“即刻”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,不能束之高阁、高高挂起。古人云“知行合一”,今人讲“理论联系实际”,陶行知说“教学做合一”,大约讲的都是这个意思。 “学习即生活”,还意味着学习本身即是目的,学习的精神享受远远高于它所带来的物质享受。通过学习,我们可以获得较高的职位,可以赚取丰厚的财富,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……这都不应该受到谴责。但是,这些东西绝不能成为学习的最终目的。和动物的学习不同,人类的学习其实是一种精神追求,有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,它可以上达我们头顶的“灿烂星空”,下抵我们内心深处的“道德律令”,因而人类的学习绝对不能沦落为物质主义的掮客,而必须成为守护美丽灵魂的天使。 归根结蒂,如果说生活就是人的茁壮成长和健康发展,那么,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的生活的重建过程——这就是“教育即生活”命题的要义,同样也是“学习即生活”命题的要义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