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此把【无国界华人网】加入收藏夹>>>【无国界华人网】 >>>大学生及研究生的天空 |
大学生不妨读读《论语》
www.globalsino.com 时间:2005-11-2
日前,在中科院第十七次技术科学论坛上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透露了他 “收徒”的一个“特殊标准”,他说“从1999年起,我招的博士生,必须要会背《道德经》,第二年,又加上了《论语》,因为工程师不能成为‘文(人文文化)盲’。”杨院士的话是针对博士生说的,可我们不妨推广一下,大学生也应该读一读《论语》。 众所周知,《论语》是先哲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合集,它浓缩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,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辉,是中国人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行为准则。二千多年来,《论语》的名言佳句代代留传,始终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与行动,宋朝著名政治家赵普就留下了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的佳话。可是,现在《论语》却离大学的讲坛越来越远。这折射出我国的教育片面性的弊端,即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,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被人为分离。人们往往只重“有用”的知识和方法,无视“无用”的知识和方法,轻视思维、鄙视精神。 现代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诞生新兴学科,而这些新兴学科的创立往往是通过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形成的,这也是国外大学看重人文学科教育的一大初衷。我国现行教育模式阻断了学科间的交融,迟滞了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在我国的兴起与传播;同时,偏重智育,轻育德育,忽视人文关怀,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,甚至引发了许多大学生因心理问题造成的悲剧。 杨院士不以自己是机械领域的专家而厚此薄彼,他对其学生提出“特殊标准”正是看到了现行体制的弊端,希望从我做起,拉近不同学科间的距离,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思想平台。他的观点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赞许,仅在中科院第十七次技术科学论坛上,就有七位院士就重视人文文化教育作了报告。更多的专家学者也呼吁加强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,重视人文课程的教育。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,点燃传统文化教育的火炬,《论语》将会再一次成为国学院学生的必读书,受到应有的重视。 提倡大学生读《论语》,应成为大学重视人文教育的新起点。同时也应让学生明白,读《论语》决不是一时的应景之作,更不是应付考试的敲门砖,而是让他们从中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,修身立命,为做好将来的大学问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。 |
|